塑料光纤线国内研究进程
塑料光纤线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60年代。1968年美国杜邦公司用聚甲酯为芯材制备出塑料光纤,但光损耗较大。1974年日本三菱人造丝公司以PMMA和聚为芯材、以低折射率的氟塑料为包层开发出塑料光纤线,其光损耗为3500dB/km,难以用于通信。
80年代日本的一些大企业和大学对低损耗塑料光纤线的制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80年三菱公司以高纯MMA单体聚合PMMA,使塑料光纤损耗下降到100-200dB/km。1983年NTT公司开始用取代PMMA中的H原子,使光损耗可达到20dB/km,并可传输近红外到可见光的光波。
1986年,日本Fujitsu公司以PC为纤芯材料开发出SI型耐热POF,耐热温度可达135摄氏度,衰减达450dB/km。
1990年,日本庆应大学的小池助开发成功折射率渐变型的塑料光纤线,芯材为含氟PMMA、包层为含氟,用界面凝胶技术制造。
该塑料光纤衰减在60db/km以下,光源650-1300nm,100m带宽3GHz,传输速率10Gb/s,超过了GI型石英光纤,并被广泛认为是高速多媒体时代光纤的新型光通信媒介。
1996年,人们纷纷建议以塑料光纤为基础建立极低成本的用户网ATM物理层;1997年,日本NEC公司进行了155Mbit/s的ATM、LAN的试验。
在2000年OFC会议上,日本ASAHI GLASS公司报道了氟化梯度塑料光纤衰减系数在850nm为41dB/km,在1300nm为33dB/km,带宽已达100MHz.km。用这种光纤成功地进行了50m、2.5Gbit/s的高速传输试验和70摄氏度长期热老化试验。实验结论为氟化梯度塑料光纤完满足短距离的通信使用要求。
塑料光纤线在汽车氛围灯中的应用——导光条的光学原理
当光线通过圆形或其他特定形状的透明材料时,就会发生全反射。如果我们破坏完全反射条件,使光从透明材料表面流出,在汽车领域被称为光导。
1.软光导侧发光。LED侧发光的光通过率高,但亮度相对较低,光色均匀柔和。导光纤有内外两种材料。芯材为高折射率材料,外层涂层为低折射率材料。光从一端射入。在光纤内部传输过程中,光会在涂层和芯层之间发生全反射和折射。折射光是我们看到的光。全反射光在继续传输过程中再次发生全反射和折射,无数次。从不同角度进入射光的全反射和折射终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照明效果。
九先塑胶-塑料光纤线与石英光纤区别
塑料光纤线与石英光纤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模量低,芯径大(0.3-1.0mm),接续时可使用简单的POF连接器,即使是光纤接续中心对准产生30μm的偏差也不会影响耦合损耗;数值孔径大(NA0.5左右),受光角可达60°,而石英光纤只有16°,可用便宜的LED,并且耦合;挠曲性好,易于加工和使用;在可见光区有低损耗窗口;重量轻;成本及加工费用低。